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91站长网 (https://www.91zhanzhang.com/)- 科技、建站、经验、云计算、5G、大数据,站长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综合聚焦 > 编程要点 > 资讯 > 正文

无人驾驶独角兽 Quanergy:曾被硅谷“炒上天”,现在却走向迷途

发布时间:2018-08-18 08:02:56 所属栏目:资讯 来源:36氪
导读:原标题:无人驾驶独角兽 Quanergy:曾被硅谷“炒上天”,现在却走向迷途 编者按:无人车是过去几年被高度炒作的话题。很多人都乐观地预测交通革命将在几年内实现。但是当你离实现越近时,就越清楚商业化的难度。这一点从无人车的关键技术——激光雷达传感

Eldada说新闻发布中声明的规范有差异是因为针对的是产品的不同版本。他没有对PSL的研究提出意见,但是说那份研究已经过时了。他说:“我相信那是他们看到的东西。我们其实已经回访了3年前试过我们产品的客户,并且告诉他们‘忘了它吧。现在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产品了。’”他说今年他已经做了3个不同版本的M8,并且94%的传感器现在已经达到200米的范围。不过在Eldada看来,公司的未来在任何情况下永远都取决于S3。

目前为止,Quanergy S3传感器的官方规范仍达不到通用无人驾驶要求的性能。高速公路行驶常见的基准是200米的范围,这个距离能够让时速70码的车辆有6秒钟的时间调整姿态避开障碍。目前彭博新闻看到的振奋规格表显示的是150米的范围。Quanergy还提供了对高反射性物体的感应范围,这种物体更容易在远程感知,但不属于无人车需要识别的常见类型。所以从这个我们看不出S3在识别许多无人车需要规避的物体这件事情上的表现如何。

业界目前的共识是,还没有人找到完美的公式。Eugene Zhang是Quanergy 额另一家投资者TSVC的合伙人,他说:“这项技术有难度,目前出现了一些耽搁。不过我相信他们的团队。他们很有希望做成。”

早期投资者Disanto称该公司的新设备仍然在打磨过程中,但是他相信公司在业界还是领先的。他说:“我去过他们公司。也看了一些样品。我们真的很接近了。”

有一家公司对S3表现出来自己的兴趣,这家公司就是日本的小糸制作所。2017年,Quanergy宣布跟小糸制作所合作,要生产内置激光雷达传感器的车头灯。不过小糸制作所的发言人Daisuke Sato本月称该交易尚未最终确定。他说:“我们还在决定应该向那些供应商购买零件。”

Eldada表示对赢得小糸制作所的单子有信心。他说Quanergy的设备在高速公路行驶(需要传感器的感应范围更广)等特定情况下表现已经超出规范要求。他说Quanergy的设备不亚于竞争产品。在向彭博新闻进行的演示中,Eldada在12米长的会议室内展示了S3的表现。不过他拒绝了我们想到室外看看的要求,称设备要进行固件升级。

Quanergy一直声称自己的技术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汽车上。2016年,该公司萌生了利用激光雷达来确保监狱周边安全的想法,随后又与石油公司合作,计划利用其传感器探测入侵者。

过去18个月,整个业界都注意到了这类应用的明显转变。最值得注意的一个项目是Quanergy试图利用技术建设一道数字边境墙的尝试。按照Eldada的想法,激光雷达传感器可以沿着边界部署,监控边远地区的运动情况,然后确定是否有人试图进行未受许可的越境。两位前员工称许多人都很讨厌这个想法。

Eldada承认一份虚拟墙的合同可能会有争议性,但是他把这个想法描述成对特朗普版边境安全解决方案的一种抗议。他说:“我讨厌‘墙’这个词。我们反对墙。对此我们有个技术解决方案。” Eldada说,数字化的边境项目不仅有赚钱的可能,而且还能帮助打开其他市场,比如卖技术给城市或者机场。这还需要处理汽车方面没遇到过的挑战,比如在高热且没有持续供电或者数据网络的情况下运转。Quanergy卖传感器给思科进行城市规划,但Quanergy拒绝细谈这一交易。

在一封电子邮件中,Quanergy的一位发言人否认公司重点关注的是安保市场。但公司今年公布的交易里面没有一个是跟汽车公司签署的。Eldada说:“我们并不希望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上,同时还受制于没人能够控制的延误。”不过他并没有放弃。“到最后,一旦它一飞冲天时,将会令其他一切相形见绌,”他说。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bloomberg.com/news/features/2018-08-13/how-a-billion-dollar-autonomous-vehicle-startup-lost-its-way

编译组出品。编辑:郝鹏程。

(编辑:91站长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

推荐文章
    热点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