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雄末路,无不如此。
02
时任金正集团副总裁的刘立荣,在“逼宫风波”中从金正集团的泥潭里跳了出来,事后证明他这个举动无比正确。
才离开不久,两个金正的创始人,就一个远走他乡,一个身陷牢狱。杨明贵再也没有回国,而万平最后被以侵占资金罪判刑15年。被逼走的田家俊笑到了最后,但公司已经元气大伤。
刘立荣此时并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。这些年里他的做事风格总是这样,先断了自己的后路,至于接下来怎么做,那就是骑ofo看手机——走着瞧了。
8年前的1994年,他从中南大学毕业,被分配到了天津市有色金属研究院,这个研究院的岗位很不错,即使是在今天也是铁饭碗之列。
在湖南农村的父母对自己这个孩子非常满意。考上大学后又被分配进事业单位里,这在小农村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。
刘立荣在国家研究院里的月工资是五百多块,和企业单位里的岗位比,每个月要多拿近200元钱。很多国企已经在92南巡后的市场经济里感到了压力,有不少都在亏损。
可是,他只在研究院里待了一年。
离职原因起自他和同事的一次闲谈,同事告诉他,这届所长是有史以来仕途最顺利,最年轻的所长,连五十岁都没到。
他想了想,自己能在这个单位里走到的巅峰,不过是五十岁时当一个所长。于是就此离开国企,没敢告诉自己还在农村的父母。
他从国企走得很快,很急,什么手续都没有办,连停薪留职的后路都被他直接封死。
可是他并不知道自己跳出来做些什么,于是在空档期时加入了YKK,这是一家日企,,总负责人是一个日本人,姓川崎。虽然如此,公司并不是做火锅调料的,而是做拉链的,而且做到了世界第一。
他在日企里的月工资是将近3000元,是他在研究院里的月工资五倍之多,从薪酬工资来看,他的本次跳槽非常成功。
可是这次,他在这家公司干的时间比国企还短,原因是这家日企太过种族论,公司是日本人来做领导,香港人做高层,中层干部成了大陆人在这家公司里的天花板,晋升根本无望,阶级固化程度远超郝景芳笔下的三个空间。
刘立荣离开了日企,去段永平离开后的小霸王应聘,此时的小霸王需要大量的人才来将颓势逆转,凭借下围棋所需要的认真与严谨,半年后他就成为了小霸王的生产管理部部长,上司是接任段永平职位的杨明贵。
这次他看到了光明的晋升渠道,没有跳槽,打算好好干下去。反而是领导杨明贵,因为薪酬问题选择出走,创立了金正公司。一直跟着他的那批精英中间,就有刘立荣。25岁就已当上了金正的副总。
时间回到2002年,第一场雪来的稍晚了一些,从金正的经济风暴里跳出的他,带走了金正公司的资源,一帮深扎在二三四线城市,又对金正十分忠诚的经销商。
此时的手机行业已经表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,刘立荣觉得既有市场,又有经销商,那半推半就的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手机品牌也行。
品牌名字里既要有老东家的味道,也要有个人气质,那就取金正的第一个字,自己名字的第二个字组合一下,就叫金立吧。
03
金立尽管成立了,但日子也不好过,只能依靠给有牌照的公司代工手机生存。此时的工信部还不叫工信部,手机牌照也没有后来英语老师在相声里说的那么好拿。
尽管金立的主营业务是代工,但刘立荣的目光看得很远,他的思想比莆田人民高出了很多。金立的代工手机有着属于自己的研发中心,有忠心耿耿深扎各线城市的经销商,想成大事,只差东风。

在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,每一家代工企业的老板谈起未来发展时,几乎都会提到金立。金立曾被代工厂追捧为祖师爷一样的存在,堪称珠三角山寨手机的关二哥。也不知道有没有代工厂在开工生产前拜一拜刘立荣。
2005年,政府给出了一批手机牌照,在拿到了手机市场门票的企业中,终于有做了三年代工手机的金立,它把挂着的羊头拿下,开始正经八百的卖狗肉了。
金立一出手就是大手笔,请来刘德华做品牌形象大使,冯小刚操刀制作宣传片。刘德华穿着一身黑色西服,拿着一款金立手机出现在央视,那句“金品质,立天下”的广告词一下就给金立手机镀上了一层高端大气的气质。
5月出的广告,金立手机下半年销量突破了100万部。同样是半年100万部手机,身为后来者的罗永浩,拿着他的锤子足足走了五年时间。
每一个老板都不可避免地把自己当成产品的第一用户。刘立荣也不例外。他有一次把手机落在飞机上,事后很恐惧,因为手机里有公司的很多机密。之后,金立就把主要卖点打造成两个名词:超长待机,加密芯片。
2008年,金立的市场份额一度跃居全国第一,也拓展到了越南、新加坡、法国、意大利等市场,把资本的寒冬留给了其他国产手机。华为、中兴、联想等厂商销量大幅下滑。
但刘立荣不知道的是,此时的大洋彼岸诞生了一部“上帝的手机”,这个被啃了一口的苹果在未来十年里,引领着手机奔向了全新的赛道。这次被落下的就要用十倍的力气,还不一定追得上。
没出几年,手机进入智能机时代,全新洗牌。小米、魅族即将借势崛起,中兴、华为等国产手机也闻到了春天要来的气息。
可是金立晚了一步。它的梦想客户,仍然是想象中那一批稳重大气的商务精英人士。
2016年底,金立发布了一款高端机,定价6999,这次的广告语是“成功的标配”。不知道金立对“成功”的定义是什么,就记得手机广告中冯小刚说了一句“这早就是我的标配了。”
为了彰显成功人士的气质,这款手机还推出了意大利鳄鱼皮版本,售价额外增加1万元,全球限量发行,只接受私人订制。不知道这个主意是不是受了冯小刚在《功夫》里演的鳄鱼帮帮主的启发。
当媒体问刘立荣,这款上万元的手机怎么会有人买的时候,刘立荣面带微笑地看着记者说:你不了解,就有一部分人有着特殊心理,我需要去满足他。
刘总的这句话,可以翻译为 :
这就是一夜暴富的那些煤老板的选择。
04
刘立荣一直对自己的手很有信心。
2007年,中国围棋甲级联赛即将开赛,招商计划书发布了几个月,却没有一家赞助商愿意上门买单。好比一场创业计划,CEO到位了,白富美也定好了,却没拉到投资。
这种尴尬不是没有原因的。
几个月前,韩国选手在国际赛事上接连击败中国棋手,所幸中国棋迷不比中国球迷,并没有寄来刀片绳子和安眠药唔的。只是原本的赞助商,春兰集团宣布停止赞助,围棋赛事因此差点变得和冰球一样冷门。
棋协想到了刘立荣,因为他自称是“做手机的人里围棋下得最好的,下围棋的人里手机做得最好的”,更为关键的是,他很有钱,而围棋比赛恰恰就缺钱。
中国棋院围棋部副主任张文东因此心思活络起来,主动联系上刘立荣,希望能够争取点赞助,毕竟孔夫子还曾经无食困陈蔡,低头要点钱不算大问题。
刘立荣听了要求后一口答应,只提一个条件:围棋协会来人陪他下几盘棋。
那时的企业家还是喜欢叫明星来作陪的,棋坛明星当仁不让的是聂卫平,张文东可能已经决定劝老爷子为了围棋事业二次献身了,却没想到是这种要求。
九段棋技的张文东为了围棋事业,决定自己先去深圳陪刘立荣下两盘棋。
张文东害怕得罪这位金主,开头说好让刘立荣三子。刘文荣没跟九段高手见外,直接拿下了第一局,为了不让他觉得自己放水,张文东第二局在棋盘上用了花招才赢下来。
刘立荣可能觉得自己可以和国手五五开,当场决定赞助,一开始他计划冠个五年名就可以了,没成想一直赞助多年,他已经记不清金立在这上面到底花了多少钱。
(编辑:91站长网)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